索引號: | 002945972/2023-64527 | 組配分類: | 提案議案 |
發布機構: | 江廈街道 | 發文日期: | 2023-03-24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數量連續多年快速增加,已成為世界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壓力最大的國家之一。雖然我國已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現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建議如下。
一、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一)垃圾分類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城市生活垃圾也在加速度地產生。如快遞、外賣等行業快速發展,給我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包裝垃圾數量大幅增加;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也造成了大量的電子垃圾,每年10月14日更是被命名為國際電子垃圾日;一些快時尚服裝品牌在引領潮流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服裝垃圾。垃圾的大量產出、隨意丟棄、簡單堆放與處理,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破壞了城市景觀,而且對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水源和土壤等環境造成了持續性的污染和侵蝕,進而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
(二)垃圾分類是資源集約化利用的重要抓手
垃圾分類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十四五規劃更是強調要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垃圾分類回收是目前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方法,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一噸廢塑料可以回煉600公斤的柴油,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一噸易拉罐熔化可少采20噸鋁礦,廚余垃圾變為有機肥可以減少化肥施用量,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風險,垃圾進行焚燒處理可以回收熱能資源,最終極大的減少垃圾填埋量,大大的節約填埋場地。
(三)垃圾分類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
垃圾分類已成為世界性的潮流,世界各國都在為環境保護和再生資源利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據世界銀行統計,2018年全球城市生活垃圾20億噸,對環境和生態就已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預計全球垃圾量2030年將達到25.9億噸,2050年將達到34億噸。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據統計,我國2020年和2021年的生活垃圾產量分別為2.35億噸和2.71億噸,約占全球年生活垃圾生產量的十分之一,近兩年年增長率為15%。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同時能夠使得公眾學會節約資源、利用資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
二、垃圾分類中存在的困難
(一)垃圾分類任務日益艱巨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生產和積累逐年增加,給垃圾分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累積堆存量已達70億噸,占地80多萬畝,且占地量近年來又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續增長。全國600多座城市,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環帶的包圍之中,1/4的城市已經無地可填。預計到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以城鎮人均1.18千克/天的垃圾產生量計算,中國城鎮垃圾產生量將達到4.21億噸/年,若按未來城鎮化率達到80%計算,未來中國城鎮垃圾產生量將達到4.91億噸/年。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垃圾分類正是破解困境的最佳途徑。
(二)垃圾分類理念尚未完全建立
我國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啟動,2000年開始在8個重點城市試點垃圾分類,2019年起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全面啟動垃圾分類。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較多問題。雖然政府大力進行宣傳教育,但社會公眾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不強,主動性較差,多年混合投放垃圾的習慣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對生活垃圾分類的常識不足,垃圾源頭分類準確率低的情況普遍存在,導致后端各類資源化利用處理困難。垃圾分類監管成本較高,主要依靠社區志愿者和物業管理人員,在人力不可及的地方垃圾混裝和隨意丟棄的現象依然頻發。
(三)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尚待提升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在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與我國城市垃圾生產現狀相比,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處理能力和水平發展相對滯后,垃圾處理技術和能力尚待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國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主要有焚燒、填埋、堆肥和堆放簡易處理4種。2020年,我國城市垃圾清運量為2.35億噸,無害化處理量2.34萬噸,占比接近100%,其中:焚燒處理量約占62.3%,填埋處理量約占33.1%,焚燒正式超過填埋成為我國垃圾無害化處理主流方式。按照十四五規劃,至2025年焚燒產能需達80萬噸/日,行業將繼續保持4%的復合增速。
三、如何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
(一)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法律法規
一是制定嚴格的約束法律制度體系。以日本為例,有頂層設計的《促進建立循環社會基本法》,中觀層面有《廢棄物處理法》和《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位于基層的有廢棄物處理、食品回收、家電回收等一系列細則。在德國,各種垃圾都被嚴格分類,尤其是對生活垃圾的嚴格分類,已經成為展現德國人嚴謹細致的代表性案例。二是加強違法違規執行力度。規矩好定,關鍵在于執行。以日本為例,不分類垃圾行為是違法行為,丟錯的垃圾會返還家中,若被投訴會補罰款,嚴重的還會承擔刑事責任。德國采用“連坐式” 懲罰措施,如果垃圾回收公司發現某一處垃圾經常沒有嚴格投放,會給附近小區的物業管理員以及全體居民發放警告信。在美國亂丟垃圾是一種犯罪行為,在比利時,如果居民違反了垃圾分類規定,就需要繳納高額罰款。
(二)加大對垃圾分類的宣傳推廣
一是加強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通過官媒、輿論、社區等平臺,采取視頻、宣傳手冊、標識等多元化的宣傳方式,喚起社會公眾自我反省,普及正確的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和能力。將垃圾分類納入幼兒園、中小學教育等必修課,讓環保理念從家庭垃圾分類開始深入人心,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樹立正確的環保及垃圾分類理念,掌握正確分類的基本知識和能力。二是強化垃圾分類指導。印發垃圾分類手冊,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大類,再細分為若干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又可分為孫項目,以此類推,并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定期修訂。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集中投放,嚴格規定丟垃圾時間,單獨制定分類垃圾收集日歷,不斷深化垃圾源頭減量措施,同時加大對垃圾分類投放點和清運車輛的升級改造,防止先分后混現象的發生。
(三)完善垃圾分類處理質效
一是加強垃圾源頭減量。推行垃圾分類,都屬于事后補救措施,垃圾分類最重要、最關鍵的還是從源頭控制垃圾的產生。如果能從產生垃圾的源頭來減少或杜絕垃圾的產生,我們后續分類和處理垃圾的壓力將大大減輕。如在生產環節減少商品的過度包裝,減少對塑料袋的使用,推行凈菜上市,倡導綠色消費等等,從源頭解決垃圾過量產生的問題。二是完善垃圾分類流程。實行垃圾分類的最終目的是減少垃圾產生量,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和焚燒量,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要以垃圾強制分類為契機,不斷完善中端垃圾清運和未端垃圾處理,建立分類運輸體系,使居民源頭分類與末端處理充分接軌,加大資金投資力度,建設有綜合處理能力的垃圾處理廠,穩步推進垃圾焚燒等處理設施建設,減少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真正實現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利用。
實行垃圾分類,不僅僅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也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條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之路,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好垃圾分類,共同守護我們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