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736997958/2022-56959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發布機構: | 區經信局 | 發文日期: | 2022-06-10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局各科室:
現將《2022年海曙區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寧波市海曙區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2年5月30日
2022年海曙區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要點
2022年,海曙區工業和信息化條線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的決策部署,深刻領會區第十次黨代會報告中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字化改革、打造工業經濟大平臺的內容要求,推動工業經濟、數字經濟提質擴量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一、主要目標
按照省、市目標任務分解,結合全區2022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安排,力爭工業投資增長30%、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15.8%。
二、重點任務
2022年,全區工業和信息化條線要圍繞省、市確定的重點工作內容,沉下心來打基礎、凝心聚力求突破、集思廣益謀創新,圍繞“三促、三抓、三強”工作要求,全力開拓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一)穩字當頭保增長
1.促投資增長。深化對工業投資是未來增長基礎的認識,將項目落地作為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首要任務。一是圍繞“綠新高”和數字化導向,高質量推進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三年全覆蓋行動實施。積極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依托總部型工業企業培育持續招大引強,強化工業用地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增資擴產為抓手推動企業投資。力爭在10億元以上投資項目中取得突破。二是圍繞“早啟動、早開工、早達產”,補強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建設,建立新開工項目計劃清單和問題困難清單,重點推動存量工業用地項目、新拿地工業投資項目釋放投資數據。三是圍繞“125”特色優勢產業建立重點產業項目庫,重點推進時尚紡織服裝、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項目落地。以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為依托,擴大5G等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年新增5G基站500個。2022年,力爭制造業投資增長32%、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7%。
2.促產業成長。按照以鏈式思維做大做強制造業,打造“125”現代制造業集群的要求,促進重點產業發展。一是持續擦亮時尚紡織服裝這一“金字招牌”,以數字化為主攻方向,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引領時尚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發展。聚焦千億級產業培育目標要求,圍繞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引流、重點企業(平臺)引進,做強產業發展核心支撐。二是以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為牽引,壯大培育核心產業。依托優勢基礎,作好工業互聯網產業“延鏈”文章,加速形成“平臺領先、應用富集、場景貫通”的產業鏈新生態。以寧波市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為契機,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成果在全國、全省、全市范圍內的應用。三是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增長動能,圍繞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特色優勢產業提質擴量發展,精心培育相關領域內具備爆發增長潛能、技術突破可能、延鏈聚鏈條件的重點企業和項目。
3.促空間優化。圍繞重大工業投資項目落地和存量工業項目提質增效,持續拓展工業發展空間。一是以工業投資項目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要抓手,探索工業用地“一圖清、一冊清”,結合工業領域“畝均論英雄”改革,形成項目落地、履約監管、事后管理全覆蓋的工業用地管理機制。二是以老工業園區改造提升、存量工業用地利用效率提升、高品質小微企業園建設為抓手,實現“形態再造、產出再造、品質再造”的提升目標。力爭新建和改造提升小微企業園2個,繼續實施一批存量工業用地利用效率提升項目。三是圍繞時尚紡織服裝、工業互聯網等標志性產業鏈打造和“125”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建設,依托產業鏈供應鏈“引力”,加快重點產業集聚發展步伐。積極打造工業“地標”。以寧波西樞紐、丁家時尚灣、翠柏里創新街區建設為契機,全力引進“鏈主型”企業,煥發海曙制造業發展新機。
(二)穩中求進搶先機
1.數字化發展“改革增效”。牽牢產業領域數字化改革的“牛鼻子”,夯實持續領跑“硬實力”。一是全力提升服裝產業大腦、紡織服裝“新智造”試點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能級,通過運行體制機制的創新,積極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數字化改革標志性成果。突出系統平臺整合資源、服務企業發展的根本性作用,以降成本、拓市場、增實力為切入口,深化產業領域數字化改革創新。二是做強數字經濟綜合門戶,打造產業數字化治理標桿平臺。新增工業用地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制造“云圖”等創新應用場景,圍繞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融入一批資源要素共享共建應用場景,實現平臺自身服務能力的提升。三是做優“一鏈助企”應用場景,打造具有海曙特色的數字化企業服務綜合性平臺。在前期建設基礎上,按照“多跨”建設要求,將企業急需、市場急待的辦事事項運用到場景建設中,依托數字經濟綜合門戶和“企業碼”專區,營造支持制造業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2.綠色轉型發展“煥新增能”。以新一輪騰籠換鳥行動計劃實施為契機,強化中心城區發展綠色都市經濟的定位,實現制造業綠色創新可持續發展。一是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創建綠色制造示范、推動綠色改造項目、推動工業節水、開展綠色化診斷和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為工作抓手,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基因”。力爭新創建三星級綠色工廠50家、五星級2家,完成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10家,新增市級節水型企業8家。二是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深入落實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本迭代,培育特色園區平臺,加快重點行業規范提升,實現全區傳統制造業“再次轉型”發展。推動“畝均論英雄”改革在制造業領域的深入實施,完善評價機制,落實差異化資源要素配置政策,完善和建立倒逼機制。力爭整治高耗低效企業75家。三是推進新一輪騰籠換鳥行動,出臺行動方案,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散亂弱”企業整治,積極開展低效工業地塊改造。力爭淘汰“散亂弱”企業150家,淘汰落后產能企業50家。
3.企業創新發展“提質擴量”。強化多層次、精準化、針對性的企業培育體系建設。一是繼續圍繞寧波市“大優強”和海曙區“雙三十”梯隊培育行動計劃,打造海曙制造業發展頭部梯隊。出臺扶持政策實施細則,落實專項服務機制,分類分層提出培育重點,營造支持頭部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力爭“雙三十”梯隊培育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速領先全區平均2-3個百分點。二是打造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明星陣營”。與“雙三十”梯隊培育行動計劃一體實施,瞄準處于高速成長期、具備核心創新能力的制造業中小企業,整合各類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資源,采取精準“滴灌”的方式,催生一批“明星企業”。力爭新增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三是升級小微企業上規“蓄水池”。細化上規企業培育流程,提升入庫培育對象遴選精準性,以政策支撐、服務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為抓手,力爭“小升規”企業數量超過100家。
(三)穩步提質開新局
1.黨建強隊伍。以干部隊伍建設、作風建設、人才體系建設為抓手,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力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工業和信息化條線政治理論學習,切實將“兩個確立”轉化為推進干事創業的強大動能。深化打造“經信紅海871”品牌,發揮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干部積極性,提升爭先進位的干勁。二是深化作風建設,強化政治意識、政治規矩、政治紀律,確保各級工業和信息化條線干部做到作風扎實、甘于奉獻,真正為企業辦實事、辦好事。筑牢廉潔底線,強化正風肅紀,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干事氛圍。三是加大制造業高端人才和團隊的引進力度,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局為導向,搭建招才引才一流平臺,為產業發展積累“后勁”。
2.服務強效能。立足主責主業,牢固樹立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的意識。一是優化政策扶持體系,結合制造業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實際,完善區級層面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在產業重點領域的投入,圍繞產業鏈構建政策體系。二是以“5+4”政策包和強企減負系列政策落地為抓手,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支持企業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發展,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保安全”,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增動能。三是服務企業落到實處、難點,主動攻堅克難,幫助企業解決好運輸穩定、供應鏈配套、勞動力需求等困難問題。
3.協同強體制。抓配合、抓協同、抓指導、抓督促,不斷凝聚全區工業和信息化條線干部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共識,形成“強而有力”的工作體系。一是創新考評體系,增加鎮(鄉)、街道和園區特色工作開展情況比重,激發基層干事創業的熱情。二是圍繞重點工作“協同促”的要求,強化區經信局業務科室對鎮(鄉)、街道和園區具體業務工作的指導,常態化開展交流探討,邀請屬地領導參加座談會、研討會,共同為工業和信息化事業發展出謀劃策。三是建立“企呼共應”的新機制,發揮屬地貼近企業、部門熟悉政策的優勢,協同配合解決好企業的問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