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海曙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中共寧波市海曙區委關于制定海曙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的重要依據,是全區人民的共同愿景。
一、“十四五”規劃背景
正確認識當前發展形勢,客觀評價“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是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的依據和基礎。“十三五”時期是海曙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階段。面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大變革大機遇大挑戰,全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決策,嚴格按照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全力推進“六化協同”和“六爭攻堅”行動,牢牢抓住行政區劃調整歷史機遇,大力推動區域融合提升發展,謀劃落地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產業、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和重大舉措,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硬、兩戰贏”。“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為開啟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海曙區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一些短板和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產業能級不夠高端,科技創新驅動作用不夠明顯,城鄉融合發展任重道遠,城市樞紐門戶功能仍需增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有待深化,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供給不夠均衡,區域社會治理體系尚需優化。
二、“十四五”規劃《綱要》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基于宏觀環境的深刻變化和現實基礎,規劃提出“十四五”乃至2035年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省委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和市委唱好“雙城記”、當好模范生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推進“六爭攻堅”,加快構建全域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形成整體智治體系,加快推動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國內一流強區,在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示范先行。
(二)主要目標
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圍繞浙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寧波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聚焦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國內一流強區,在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示范先行。
——發展質量明顯提高,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基礎上,經濟保持健康較快發展,經濟總量實現躍升,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2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7萬元。
——改革創新深入推進,區域發展動能有效提升。以數字化改革牽引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營商環境保持省市領先,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空間布局不斷優化,城市品質能級加快提高。“東優化、中聚合、西提升”深入推進,重要功能區塊加快建設,一體化、高水平的城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區沿江沿路、向西向南拓展積極推進,城市品質明顯提高。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千年甬城魅力更加彰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開發機制更加完善,浙東文化、書香文化、海絲文化、紅色文化等繁榮發展,最具寧波味元素更加凸顯,千年甬城文化形象更加鮮明。
——生態環境加快改善,美麗海曙建設成效明顯。浙東唐詩之路典范區建設成效明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基本建立,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民生福祉持續提升,現代治理效能顯著增強。人的全面發展、共同富裕取得明顯進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優質教育發展更加均衡,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
三、“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任務
從“十四五”時期起,我區將努力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國內一流強區,在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示范先行。
(一)集聚高端資源,打造國內一流創新型城區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區域發展的戰略支撐。一是全力構筑聚智引才高地。
延攬創新創業人才,到2025年,新增各類人才15萬人以上;匯聚優秀青年人才,到2025年,新建省級以上企業博士后工作站10家以上;建設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到2025年,培養新生代企業家100名;培育交叉創新人才,到2025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萬名,高水平職業教育基地1個。二是強化創新基礎能力建設。構建“一核一帶多節點”創新空間,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項目支持,構建“一核一帶多節點”創新空間;建設開放協同創新平臺;加強區域科技合作交流,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三是大力培育創新創業主體。提升企業創新能級,到2025年,建成省級以上企業研究院20家,規上企業研發機構設置率達到50%以上;培育新型創新機構,瞄準科技前沿、聚焦戰略需求,推動建設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四是全面營造最優創新生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到2025年,全區技術交易額達到20億元;全面提升科技服務能級,加快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加強科學教育和科技普及,廣泛開展群眾性科技創新活動;
(二)壯大實體經濟,構建面向未來的產業體系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和“3433”服務業倍增發展行動。一是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加強“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實施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行動計劃;促進數字產業化集聚,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制造,突破發展新型電子元器件、智能儀表設備、家用智能終端等領域;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建設。二是優化提升先進制造業。強化產業鏈能級提升,突出大企業、大項目等核心優勢資源引領作用,實施制造業“雙三十”企業梯隊培育計劃;推動制造業現代化轉型,深入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行動;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大力培育高端裝備、生命健康、新材料、航空制造等新興產業;推進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加強軍地協同合作,推動軍民創新資源共享。三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服務業集聚發展,著力增強專業服務業、現代商貿業、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業的區域競爭力;促進服務業融合發展,提高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化水平,大力推動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培育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到2025年,建成稅收億元以上樓宇達到10幢,累積引進培育市級總部企業數量達到120家。四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前瞻性技術創新,衍生培育新興業態,率先探索高精尖前沿未來領域,加速構建先發優勢,把握未來產業發展主動權。五是全力打造發展平臺,統籌工業空間布局,優化現代服務業空間布局。
(三)暢通內外市場,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提升資源要素的集聚、流通和配置能力,全力擴大內需,積極優化外貿結構,主動融入寧波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城市建設。一是拓展有效投資新領域。全面優化投資結構,到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圍繞城市空間發展格局,推進重點功能區塊開發,加快謀劃布局一批戰略性、引領性的重大工程;均衡發展雙向投資,健全重大外資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大力引進優質外資。二是構建品質消費新空間。完善消費空間布局,強化流量集聚優勢,合理布局區域性商業綜合體,打響“海曙購物”活動系列品牌;培育新型消費熱點,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網絡零售額分別超過900億元、400億元;優化消費市場環境,提高基本消費的便利性和普惠性,加大消費補貼等政策支持力度。三是開創區域合作新局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的深度合作;助推杭甬“雙城記”發展,協同推進甬舟、甬紹、甬臺一體化發展,著力提升寧波都市區能級;深化重點地區協同合作,積極開展與京津冀、粵港澳、長江中上游等地區的合作。四是構筑國際合作新格局。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到2025年,實現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占比達到30%;增強國際直聯能級,鼓勵企業設立境外分銷和服務網絡、物流配送中心等;打造高效服務平臺,到2025年,全區各類外貿綜合平臺突破10家。五是打造“三港聯動”流量樞紐。建設高水平空港樞紐,到2025年,貨郵吞吐量達到30萬噸;建設高效率陸港網絡,積極構建“兩環三射”高速公路網絡,優化形成“四橫三縱兩聯”快速路體系,全力打造城區“十一橫十一縱”的主干骨架路網格局和四明山“1+4+6”路網體系;建設高能級數字港口,積極融入寧波城市大腦建設,完善5G網絡、新型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基礎設施。
(四)全面深化改革,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加強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以數字化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一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參與競爭、受到保護的市場環境;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行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二是深化資源配置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強化“畝均論英雄”改革結果應用,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積極參與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三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政府數字化轉型;構建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完善監管手段。
(五)堅持區域融合,建設精致美好的魅力城區
大力實施“東優化、中聚合、西提升”區域發展戰略。一是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堅持全區發展“一盤棋”,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發展現狀和未來潛力,實施“東優化、中聚合、西提升”區域發展戰略。二是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快形成“一心兩城四片”的區域空間格局,聚力打造十大重點開發區塊。“一心”即三江核心濱水區。“兩城”即姚江新城、空鐵新城。“四片”即主城片區、姚江片區、臨空片區、四明山片區。三是提升城市建管品質。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到2025年,完成9個街道和5個鄉鎮的183個老舊小區改造,力爭完成姚江南、奉化江西岸等7個重點區域城中村改造;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圍繞全域景區化,堅持以“繡花”功夫建設管理城市;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完善規劃引導和約束機制,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四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增強區域防洪排澇能力,大力實施“上蓄、外擋、中疏、下排”工程;完善市政公用設施,推進城市排水設施增容擴建,加快城市雨污分流設施改造;保障能源電力供給,強化對重大平臺和重大區塊開發建設的用電保障,加快清潔能源開發。
(六)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全面推進“五大鄉村”建設。一是加快振興鄉村產業。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加快發展綠色農業基礎產業,提升糧食、蔬菜、生豬等主要農產品供給水平;完善現代都市農業支撐體系,加快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搭建農業發展高能級平臺,加快推進“三區六園”“城郊十園”等項目建設,提升現代農業園區能級;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挖農業的生態、文化、旅游等功能,扎實推進全區田園綜合體建設。二是打造宜居美麗鄉村。推進美麗城鎮建設,積極推動8個鎮(鄉)爭創美麗城鎮省市樣板;深化美麗鄉村示范,到2025年,基本建成江南水鄉韻味突出、浙東民俗風情鮮明的新時代美麗鄉村大花園,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區;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農村公路優良中等率達到100%。三是健全綜合治理體系。到2025年,培育省級善治示范村100個、民主法治村(社區)占比25%以上。
(七)增強文化實力,打造千年甬城核心區
全面提升海曙文化軟實力,加快建設最具寧波味的文化強區。一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強化核心價值引領,深化“曙說”系列宣傳品牌建設,不斷提升全民道德素質;構筑城市文明高地,落實文明城市創建長效機制,推進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二是完善文化服務體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爭取市級重大文體設施落地,優化區級重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布局;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推動文藝作品創作,深入實施文化惠民“百川工程”;打造千年書香文化品牌,到2025年,設立“城市書房”3家,“書香酒店”6家。三是彰顯甬城文脈底蘊。復蘇歷史文化街區,實施文化紫道建設,統籌考慮城市生長歷史、城市街巷肌理、居民生活方式等要素協調融合發展;創新遺產保護利用,加強大運河等文化帶沿線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拓展文旅發展空間;彰顯人文魅力底色,保護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積極打造浙東文化、書香文化、海絲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品牌。四是提升文化產業能級。推動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區域文化資源市場化運營,支持市場主體多元化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文化基因編碼工程,深度挖掘文化價值內涵。
(八)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宜居的都市花園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海曙。一是優化綠色生態格局。筑牢生態安全底線,到2025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保持在25%以上,國土開發強度控制在30%以下;打造全域美麗大花園,培育具有山韻、水韻、古韻、竹韻魅力的四明山美麗大花園。二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鞏固提升環境治理工程,到2025年,城鎮污水收集處置率達到95%以上,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分類收集覆蓋率均達到100%;全力推進生態系統建設,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行林長制;加快提升管控應急能力,到2025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覆蓋率、數字化生態環保政務服務覆蓋率、生態環境信息公開率均達到100%。三是打造綠色低碳之城。推廣低碳綠色新生產,培育形成能源多元供給、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引領綠色生活新風尚,到2025年,政府綠色采購比例達85%以上。四是構建生態治理機制。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構建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
(九)提升生活品質,筑造有依有享的溫暖家園
打造更具人文關懷的宜居之城。一是全面穩就業促增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全面落實國家就業扶持政策,加大新業態就業、新基建就業、扶貧就業等扶持力度;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構建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保障居民持續增收,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二是提升教育發展品質。優化教育資源全域布局,到2025年,計劃新建幼兒園22所、小學6所、初中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普通高中1所,擴建中小學4所;推動優質教育全齡覆蓋,到2025年,全區普惠性幼兒園招生覆蓋率達到90%以上,常駐老齡人口中享受老年教育人口覆蓋面超過65%,積極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區、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浙江省教育現代化區;促進教育品質全面提升,到2025年,創建成為全國“未來學校”先進實驗區,與知名大學共建研究院、教學基地2個以上,創建省現代化學校(園)數全市領先。三是全力建設健康海曙。提升公共衛生保障能力,建設公共衛生中心,提高重大公共衛生應急事件處置能力;加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優化多層次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圍繞城鄉均衡發展,加快布局高端醫療機構,引導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農村流動;大力提升全民健康體質,健全全民健身網絡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中醫藥服務能級,加快中醫藥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優化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落實全民參保計劃,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多渠道住房保障網絡,堅持“房住不炒”原則,落實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打造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十)推進整體智治,提升區域治理現代化水平
不斷提高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一是保障城市綜合安全。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擺在首位;確保經濟運行安全,加強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強化對重要經濟指標的動態監測和研判;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全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安全監管制度,實行安全風險管理和全流程可追溯制度;大力維護公共安全,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二是夯實整體智治基礎。積極打造數字政府,到2025年,實現“掌上辦事”和“掌上辦公”實現政府核心業務全覆蓋,打造成為具有海曙特色的“不打烊”政府;健全整體智治服務體系,堅持整體智治理念,構建互聯互通、即感即應、高能高效的服務體系。三是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優化社會治理體系,落實“縣鄉一體、條抓塊統”的高效協同治理模式,提升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創新基層治理機制,實施社區服務機制改革,完善村(居)民參與城鄉社區治理的制度化渠道;防范化解社會矛盾,加快構建抓早抓小、常態高效的社會矛盾風險防范化解體系。
四、強化規劃實施,確保實現規劃目標任務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發展規劃戰略統領作用,完善規劃統一協調機制,強化綱要實施的組織保障、項目保障和要素保障,正確履行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完善規劃監督評價機制,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有效實施。
(一)堅持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將黨的領導始終貫徹“十四五”規劃實施全過程,為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提供堅強保證。構建黨建統領的整體智治體系,建設“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政府,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和社會組織作用。
(二)強化規劃統籌協調。加強統一規劃體系建設,切實鞏固和提升發展規劃的戰略統領地位,深入實施“多規融合”,建立以發展規劃為統領、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專項規劃為支撐的規劃體系,確保各類規劃在目標定位、空間布局、產業方向、重大項目、政策取向等方面協調一致,保障全域統籌發展。
(三)深化規劃實施保障。強化政策協同協調,加強規劃監測監督,依法開展規劃實施的督查和評價,強化動態管理,特別是對發展目標、重大項目和重要任務,要進行定期跟蹤分析。
解讀單位:海曙區發展和改革局
解讀人:姜卓亞
聯系電話:0574-8918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