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巡邏隊隊長、老年協會會長、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夕陽紅歌唱隊隊長、愛心便民服務隊隊長、愛心豆漿坊負責人、義工志愿隊隊長、“四桶爭功”宣傳隊隊長……10年間,在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翠柏一里小區居住了30余年的居民王偉軍管著社區大大小小的數10種志愿服務項目,服務的群體有耄耋老人,也有文藝愛好者,鄰里小糾紛也少不了王師傅的“出馬”調解。“我比較愛‘管閑事’,也管過不少讓鄰舍隔壁都還滿意的事。”現如今,王偉軍管起的“小事”很關鍵。
“我們社區以建設‘善行翠南’文化為契機,決定將現有的志愿者隊伍和資源進行整合,統籌安排專攻難點。”翠南社區黨委書記何葵芬提議,成立“王偉軍個人工作室”,進一步打造這位社區“草根領袖”的影響力品牌,帶動更多的居民投身到志愿者行列。同時,以居民自治、志愿者互助的聯動模式,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
今年4月“王偉軍個人工作室”正式授牌成立,而工作室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進一步提升翠柏一里的垃圾分類質量。
王偉軍個人工作室的垃圾分類團隊共36名骨干志愿者,他首先對這支團隊進行了專業化的分工。宣教小組有3名成員,由社區的垃圾分類宣傳達人擔當,具備豐富的垃圾分類知識,對于上門入戶宣講垃圾分類“手到擒來”。桶邊督導小組人數最多,其中包括1名專業社工。他們不僅監督居民的垃圾分類質量,還監督桶邊督導員的工作情況。普法小組主要有4名成員,其中包括1名城管執法隊員,隨時執法普法進小區。培訓小組則由王偉軍親自領銜。
“我們翠柏一里進行了撤桶并點,將原來的13個垃圾投放點位撤到4個。團隊運行5個月時間,取得的實效還不錯。但是目前小區的垃圾分類遇到了瓶頸,居民分類質量出現兩個極端,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的居民分類質量很好,但也有一些早出晚歸的出租戶和年紀很大的老年人分類質量不理想。”王偉軍說,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分類質量差的居民雖然為數較少,但對源頭分類質量造成明顯影響。在團隊進行3次正式全面的桶邊督導后,為提升工作效果,王偉軍調整思路,將團隊在桶邊的正式督導改為動態檢查。
據王偉軍觀察,其他垃圾桶里的塑料袋數量很多,如何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推動源頭垃圾減量也是集中精力要做的工作。為此,他將“買菜使用布袋子”“快遞外包裝積攢起來回收利用”等內容也新添入日常宣傳中。除外,他還通過網絡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積極進行“自我培訓”,試圖找到下步推進源頭減量的好方法。
前不久,王偉軍團隊申報了寧波市垃圾分類公益基金資助項目,他打算將這些經費用于購買入戶宣傳時發放的禮品、做宣傳橫幅和展板等。王偉軍說,下步他還打算和團隊一起,了解社區周邊店鋪的垃圾分類情況;在線上網格群、小區外來人員專門群里推送垃圾分類宣傳視頻。
回顧這些年的志愿活動經歷,王偉軍說“自己是在做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作為黨員更要為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唯其如此,才能以始終如一的勁頭不斷將志愿活動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