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971775/2020-71589 | 組配分類: | 計劃總結 |
發布機構: | 集士港鎮 | 發文日期: | 2020-12-25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集士港鎮將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牢方向、謀定大局、定實政策、促進改革,持續發揮資源優勢,推進高質量發展,力爭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海曙區在寧波當好建設“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進程中爭當排頭兵,貢獻集士港力量。
一、打造優勢產業,促進優質發展
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盤活存量,促進增量,優化產業結構
加大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深度融合,以君禾泵業建設5G智能工廠為契機,全力推動5G基礎設施建設,計劃2021年完成千萬以上技改項目入庫8項,力爭實現產業基礎高端化。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及省市級重大科技項目,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計劃2021年完成研發費用投入2.1億元,完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建5家。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著力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實現高質量供給。發揮“奧萊商圈”“集東商圈”“永達商圈”聯動效應,通過各商業綜合體差異化經營,完善功能、聚集人氣、擴大消費,打造海西商貿新高地,力爭創建省級現代商貿特色鎮。
(二)搭建平臺,實現集聚,深化招商引智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形成環保倒逼機制,實施低效產田改造,構建經濟發展平臺,著力打造綠島設計產業園、跨境電商產業園、恒泰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發揮高端產業集聚效應,逐步形成新興產業孵化基地。借力城市外溢效應與臨空示范區輻射帶動,引入優質企業,重點引進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生產性服務業及平臺型企業,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政策保障,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積極申報院士工作站,力爭2021年申報1項市“3315計劃”。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積極推動華晟輕工集團、金雞強磁、聚力新材料等企業上市籌備啟動工作,爭取2021年甬股交掛牌5家以上。
(三)三產融合,文旅結合,強化鄉村振興
積極培育農業新業態。在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同時,穩步調整產業結構,引導推廣“稻+經”類的新型生態種養模式,打響“廣德湖”品牌。繼續探索觀賞性經濟作物連片種植模式,打造花海、多彩稻田等生態觀光農業,助推農旅結合,實現三產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有效推進文旅融合。依托深溪、山下莊、新后屠橋、廣昇串聯成的美麗鄉村風景線及湖泊河秀美風光,挖掘古道、竹林、茶山等自然資源及紅色基地、非遺傳承等文化資源優勢,以講好集士港故事為著力點,促進文旅有機融合,打造具有文化底蘊及特色鮮明的“四村一湖”田園休閑帶,結合荃盛工業旅游、奧特萊斯—櫻花里商貿旅游等多種形態,逐步實現全域旅游目標。
二、力爭建設出彩,力圖管理出色
持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堅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統籌做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城鄉人居環境。
(一)統籌全局,合理規劃空間布局
緊跟區“十四五”規劃布局,全力配合抓好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修編,圍繞區域功能定位、重大項目等發展規劃,不斷優化城鎮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開展拆遷清零攻堅專項行動,大力推進董家橋、四明山、楊家西唐等地塊拆遷清零工作,適時啟動賣面橋村、萬眾村及原鎮政府周邊地塊新村拆遷項目,有效利用現有土地、盤活存量土地,為衛星鎮下步建設發展留足空間。積極配合做好軌道6號線、G228國道、雅戈爾普濟醫院、古林職高遷建、機場四期拆遷安置等市區級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城鎮發展整體水平,逐步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二)把握方向,穩步推進項目建設
大力推進民生實事工程,加快實施集士港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抓緊做好白岳幼兒園建設前期準備,確保盡快產生社會效益。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備、實用、綠色的市政網絡體系,計劃啟動碧蓮路、布政西路、廣藺路南延等道路項目建設,不斷完善鎮域交通網絡。推動重點片區改造開發,積極籌備湖里陳地塊、醫養地塊報批、儲備及出讓工作。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城鎮老舊區域改造力度,有序啟動董家橋D安置房、萬眾新村及朱家新村建設項目,有力支持岳童、元禾、祝家橋等村探索新農村建設新模式,有效提升城鄉整體住房品質。
(三)立足長遠,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全域景區化為標桿,推進美麗城鎮建設。不斷鞏固環境綜合整治成果,統籌抓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兩路兩側”“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污水零直排鎮”創建,啟動全域管網檢測改造提升項目。持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民行動,引導群眾養成綠色、環保的生活新時尚。積極探索引入環保管家服務等第三方力量,全面提升環境監測管理水平。強化對山、河、田、林等生態資源的保護,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等空間管控邊界,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著力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通過綠化提升、節點建設,整體提升鄉村風貌,高水平提升城鄉人居環境。
三、大力提升品質,積極打響品牌
以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常態化抓牢防疫工作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及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壓實壓嚴各級責任,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隨著境外疫情的加劇蔓延,輸入風險大幅增加,嚴格開展境外返回人員排摸跟蹤工作,同時做好境內疫情重點地區來人管控工作,保持日常下發數據處理和村社小門排摸,落實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機制,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加強防疫物資儲備,加大公共區域消毒力度,重點對小區內的垃圾投放桶點、垃圾桶進行清洗消毒,并適時開展疫情預警工作,預計進行一次全員核酸檢測演練。
(二)普惠化抓好民生事業
以滿足需求、改善品質、打響品牌為目標,全面推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推動均衡發展,同時立足素質教育,培育新型勞動教育空間,爭創集士港鎮特色品牌。全面推進健康集士港建設,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并發揮緊密型醫聯體優勢,做好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以“黨在我心中”為主題,“唱響主旋律 凝聚正能量”為主線,開展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完善鎮圖書館、“水木一間”閱讀書屋軟硬件服務,推進書香城鎮建設。發揮文化禮堂陣地作用,提升“一村一品”文化特色品牌。廣泛開展全面健身運動。借助社會資源推進體育設施建設,舉辦籃球、皮劃艇等形式多樣的體育比賽。
(三)精準化抓實社會保障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整合民政、慈善、殘聯等資源力量,確保醫保、社保實現全域覆蓋,實現低保戶應保盡保,低收入群體、貧困邊緣群體、因病致貧返貧群體及時救助。依托“陽光家園”,有效保障殘疾人權益。落實優撫政策,保存政策剛性,努力營造尊崇關愛退役軍人的社會風尚。穩步推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籌建海西片勞動力市場。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的同時,發揮居家養老、社會養老等養老產業的優勢,擴大覆蓋范圍,提升服務水平,依托鎮居家養老中心,建設全域養老服務網絡,同時結合醫養地塊的打造,構建起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四、實施整體智治,實現區域優治
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新機制,高水平推進區域治理現代化,強化“大平安”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努力建設平安集士港。
(一)服務優先,有效推進智慧治理
優化營商環境,以三服務為抓手,落實政策支持,回應企業需求,同時結合法治政府建設,保障各類市場主體權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探索“互助聯盟”模式,通過供需配對,完善企業生產鏈,實現資源共享。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行政服務分中心,整合社保、醫保、就業、民政等事務,實現“一窗通辦”,推進“全域通辦”,打造城鄉聯動的“就近辦事圈”。創新基層治理方式,緊扣數字賦能,完善技術支持,強化“四個平臺”載體作用,基于數據共享,打破部門壁壘,加強聯動,做到事前監督、源頭發現、及時預警、迅速解決,最終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
(二)平安當先,有序維護社會穩定
嚴格落實信訪首問負責制,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全力保障通道,發揮鎮矛調中心聯動作用,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建設平安集士港為抓手,開展綜治平安宣傳,持續落實雪亮工程、流動人口管理等基礎性工作,建立防范和化解重大事件體制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計劃建設公共安全宣傳教育基地,提升公眾對于公共安全的參與度,有效提高“平安三率”。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落實兩個主體責任,加大消防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監管執法、日常巡查力度,緊盯消防安全及出租廠房整治等重點領域,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并有效鞏固四星級食安辦創建成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加大司法普法力度,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三)和諧爭先,引領群眾共治共享
推進社區品質化建設。隨著城鎮化水平提高,進一步加強社區管理的規范化、特色化、精細化,立足“一社區一特色”,挖掘集士港現有3個社區亮點,完善基礎設施,開展人文建設,提高整體精神文明程度。健全物居業聯動工作機制,著力強化社工隊伍素質,嚴格壓實責任,提高便民服務水平,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探索社會治理共同體。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依托公益創投項目,加強“領頭雁”的培養,在進一步提升硬件設施的基礎上,建立線上服務綜合平臺,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并通過“1+x+1”模式,做亮集士港鎮特色品牌,提升影響力,聚集社會力量帶動區域群眾共享共建共治。
五、堅持管理有據,激勵擔當有為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一)加強思想教育,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扎實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舉辦好黨組織書記、黨組織委員、骨干黨員和新黨員四個層次的專題培訓班,提升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依托“海曙新紅圖”開放式組織生活基地和智慧黨建中心經常性開展現場教學,以10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為契機,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學習,推選表彰一批典型黨員代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信念信心、凝聚團結奮進力量。
(二)借力村社換屆,發揮基層堡壘戰斗作用
持續實施黨建凝聚力工程,高標準謀劃新一輪“整村推進、整鎮提升”行動。以村社換屆為契機,針對“一肩挑”“3改5”制度變化,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制度體系、運行方式等配套工作機制,構建以村級黨組織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銜接的“一核三治”村級治理體系,有效提升治理能力。聚焦村干部隊伍建設,研究制定《行政村干部專職化管理辦法》,提升履職擔當能力,激發創業干事熱情,培育一批“鋒領頭雁”、“鋒領支部”和黨建特色品牌。
(三)嚴明作風紀律,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職責及領導干部“一崗雙責”,保障政策部署、重大項目落地見效。保持正風反腐的高壓態勢,懲治查處與制度建設雙管齊下,并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及時發現并嚴肅整治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擔當不力、本領不強、闖勁不足、律己不嚴等五大問題,有效提升機關服務質量。鞏固清廉村居成果,結合村社換屆及巡察整改,進一步厘清各村社四套班子的職責權限,排摸“三資”情況,完善相關制度,加強關鍵環節監督,建設“清廉集士港”,實現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